5月10日,沂南县举办新材料产业(气体分离膜工程应用)高层次人才会议。本次活动有政府、高校、企业多方参与,构建人才、技术交流的高规格平台,展望气体分离膜工程应用在新材料行业的前景,为沂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5月10日,沂南县举办新材料产业(气体分离膜工程应用)高层次人才,在山东汇海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海油中空纤维膜法碳捕集撬装化装置合影。
借全市“515”人才日的契机,沂南县依托山东汇海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邀请天津大学讲席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际碳捕集协会Fellow王志教授;中国化工学会会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副院长太理工大学李晋平教授;国家能源集团首席专家、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CCUS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熊日华教授、天津工业大学乔志华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廖家友教授等行业专家和国内膜材料重点应用企业参加,现场作专题报告,集聚人才力量,共商发展大计。
沂南县委常委、副县长暴学清主持会议。太原理工大学国内合作处处长李飞致辞。
沂南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党组书记、县长冉凡亚在致辞中指出,新材料产业是汇聚创新资源、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也是沂南重点打造、聚力突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产业产值再创新高。冉凡亚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本次交流会旨在打造一个高端、开放、务实的交流平台,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精准对接合作,希望借此机会能为县域新材料产业,特别是气体分离膜应用领域“把脉定向”,从中找到项目、资金、技术的结合点,未来,以精准匹配的政策、优质高效的服务、亲清有为的环境,为科研成果在沂南转化提供保障。
沂南是一片兼具厚重人文底蕴和发展空间的红色故地,产业体系特色鲜明,近年来,全县大力实施以“工业突破,县域崛起”首的三大战略,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产业加速成长。工作中,沂南县坚持围绕产业抓科技、壮大企业强科技的理念,大力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项目产学研用合作,提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其中,山东汇海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过廖家友教授团队的多年孵化和技术攻关,其自主研发的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了解,气体分离膜技术是一种成本低、能耗少、绿色无污染的新型高效气体分离技术,膜材料是气体膜分离技术的核心。廖家友教授带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研发团队从膜材料出发,在气体分离膜材料合成制备及其应用研究领域深耕十余年,凭借其在气体分离膜结构设计和调控方面的扎实经验基础,采用低温阶段聚合突破了聚酰亚胺膜材料量产瓶颈。同时采用表面偏析技术,并借鉴碳纤维生产工艺,自主设计纺丝配方,实现了超细中空纤维膜连续纺丝生产,该成果被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该项技术的应用对能源转化,尤其是天然气、油田伴生气、沼气、烟道气等体系中的二氧化碳分离捕集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各位专家学者们和企业家探讨了目前双碳减排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和瓶颈,从全社会、全球范围内阐明了低碳技术应用的优越性和必然性,详细介绍了气体分离膜领域的各项发展趋势和创新举措,对沂南新材料产业起到了指导作用。
原文来自:专精突破双碳减排难题——沂南县举办新材料产业(气体分离膜工程应用)高层次人才会_沂南_大众网临沂